涓水沧溟,拳石泰华

发布者:施杰发布时间:2016-09-17浏览次数:698

张浩,男,汉族,19927月出生,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1级土木工程材料专业学生。曾获国家奖学金;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特等奖、全国大学生混凝土材料设计大赛二等奖、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意创业大赛三等奖;东南大学三好学生、“自强之星”等荣誉称号。 

12岁走出黄土高原的窑洞,跌跌撞撞离家求学十年,到终于进入梦想中的大学,从此与材料科学与工程结缘,寄情于混凝土科学,踏实地耕耘着自己的生活。“止于至善”的校训引导我走过那些泥泞难行的探索之路,“嚼得菜根,做得大事”的传承让我更明白责任与担当,更坚定我立志工学兴吾邦的信念。一路走来一路收获,青春如一把熊熊燃烧的火焰,将我的学业、工作和生活熔解铸融成“复合材料”,散发出“阳光”般的温暖和热情……回望来路,让我更加懂得“涓流积至沧溟水,拳石崇成泰华岑”的真谛。 

我来自于陕西延安市延川县,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故事发生的地方。12岁的时候我就只身离家到外地求学,考入西安重点中学就读,从西北黄土高原摸爬滚打来到繁华的都市,20119月我进入朝思暮想的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习。

依稀记得进入大学的第一天,翻开《大学生手册》,首页的校训写着“大学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。也是在这一天,院长告诫我们:“作为工科生,你们身上担负着人命关天的责任,你们的知识体系中出现的问题都将成为悲剧的发生的起因,理论和实践一样重要。在此同时,记得享受你们的大学”。

我兴奋又不安,兴奋是因为终于要开始热爱的工科课程的学习,开启一段不平凡的旅程,不安是因为一贯对自己学业要求苛责的我,在人才济济的东南大学,深深感到了和那些“学霸”的差距。感慨于别人的天赋,我不停地问自己:是否不适合走这条路?答案是“否”,我一定要坚持,我坚信勤能补拙,付出就一定会有回报。

于是,我常常在教学楼看书直到值夜班的保安大叔来锁门,我常常在图书馆查阅资料直到闭馆的声音响起。带着梦想,我完成了大一的基础学科学习,刚升入大二,我就主动给自己加码,积极参加各类研学活动:“湿法制备拓扑绝缘体纳米片”项目、“利用风淬钢渣替代细集料制备沥青混合料”项目、“第二届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”……从校级重点创新训练项目到江苏省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,再到全国各类比赛,我不停地穿梭于相隔几十公里的两个校区,经常需要在班车上处理数据完成报告,深夜回到学校完成学习任务。在寒暑假期,在实验室空闲时间,手指长期在水中浸泡,皱褶脱皮的手指和肌肉不对称生长留给我成长的痕迹。

涓涓小溪亦可成海。大学四年的刻苦钻研让我最终成为专业排名第一,也获得全国特等奖等各种荣誉。20149月,我被顺利推荐直接攻读博士学位,师从中国工程院院士缪昌文教授。保研面试中评委老师那句评价:“张浩的身体里燃烧着像火一样的热情”,是对我大学生涯最大的奖励。

学,应有所成;志,当担道义。作为一名大学生,我更明白肩上担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。在课余,我成为学校文化素质教育中心学生活动的负责人,努力为文化的传承付出满腔的热情:易中天、陈平原、丁肇中等一大批人文名家、科学巨匠在东南大学开席演讲,“龙永图先生演讲会”“华生铁凝夫妇演讲会”等大型讲座,英国国家芭蕾舞团等大型演出活动……一道道文化的盛宴开启我们一次又一次的心灵旅程。

从黄土地到文脉古都,家国天下让我有着更深的体会。作为“东南大学十佳主持人”,我参加了许多大型校内外活动,希望通过我的主持能把阳光与活力带给所有的朋友,在主持了2013年暑假宋庆龄基金会举办的“阳光国际夏令营”活动后,来自美国的Shelly告诉我:“你们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中国,你们是我最直观的中国印象”。我参加联合国环境署与同济大学联合举办的“2014国际学生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大会”,与世界50个国家学子共同探讨可持续发展并参与到“2014环球青年同济宣言”讨论,理解到青年人具有改变世界的力量。20146月到8月南京青奥会期间,我担任不丹代表团助理队长,五点钟起床工作,每天休息5个小时,辛苦的工作将中国和中国青年的形象作为一张“真实”的名片递给他们。

颗颗磊石终能极顶。社会活动的历练让我开始真正领悟“社会责任感”和“国际视野”的含义,真正意识到我们青年学生所肩负着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。

俞敏洪先生曾言:“自强是不管你在任何平台上都会利用这个平台把自强转化为资源”。我常告知自己“我一直在路上”,来自黄土高原的自己在外求学十余载要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和平台。涓水沧溟,拳石泰华。我坚信,立志工学,定可实干兴邦;我坚信,爱上这种信仰定可至死不渝。